常常會因應各項節日及紀念日
在他們的網頁置入各式有趣的隱藏彩蛋
這次的影片介紹了七個你不一定知道的
Google 搜尋引擎有趣的秘密
註解:
註一:
0:06處
"Breakout" 是遊戲公司"Atari"
於1976年推出的經典街機遊戲
也就是我們一般人熟知的"打磚塊"
而Google也利用這個彩蛋向"Breakout"致敬
此款遊戲其實是參考該公司於1972年推出的另一款
經典街機體育遊戲 "乓" (Pong)
註二:
0:17處
繁體中文版的Google不適用這項彩蛋
大家可以至右下方的"設定"
裡的"搜尋設定"將語言調整成 English (英文) 後
即可在搜尋"google in 1998"後看到1998年版的Google
註三:
0:50處
(註:跟第二個彩蛋一樣
搜尋引擎的語言設定要改成"英文"才能使用喔)
"Bacon Number" (貝肯數) 是由
"六度分隔理論" (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 發展出來
這個理論假設世界上所有互不相識的人
僅需很少的中間人就能建立起聯繫
1967年哈佛的Stanley Milgram教授
透過一個連鎖信的實驗
證明平均僅需要五個人
即可在兩個互不認識的人間建立連結
在1980年代初期
知名雜誌"讀者文摘" (Reader's Digest)
就利用此理論鼓勵訂戶向他們推薦其他潛在訂戶
而"Bacon Number" (貝肯數)
則是由三個美國大學生所發起的研究
這個有趣的另類理論是要證明
任何好萊塢明星都只需要六個以內的演員連結
就可以和凱文貝肯產生聯繫
例如以梁朝偉 (Tony Leung Chiu Wai)為例
他曾和周迅合演過電影"聽風者"
而周迅則和湯姆漢克斯合演過電影"雲圖" (Cloud Atlas)
而湯姆漢克斯則和凱文貝肯在電影"阿波羅13"同台
因此梁朝偉與凱文貝肯隔了三層關係
貝肯數 (Bacon Number)為3
再以周杰倫 (Jay Chou)為例
因為周杰倫演過"青蜂俠"而認識安娜莉特普頓 (Analeigh Tipton)
而安娜莉特普頓和凱文貝肯一起演過"熟男型不型"
所以周杰倫和凱文貝肯只隔了兩層關係
貝肯數 (Bacon Number)為2
而說到凱文貝肯本人的反應
他起初對這三個大學生發起的研究不以為意
甚至覺得很荒謬
但後來他自己也愛上了這個遊戲
後來"凱文貝肯六度理論"一書出版時
他還親自幫這本書寫序
註四:
0:59處
所謂"anagram" (重組字)
指的就是
將單字或片語內的字母重新排列組合
另創出來的單字或片語
例如:
"desperation" (絕望)
其重組字詞後可變成 "A rope ends it."
(一根繩子就可了結)
"The eyes"重組後變為"They see."
"postponed" (延期)"
重組後為 "Stopped? No." (停下來?門都沒有!)
而影片中的"anagram"
Google提供的搜尋建議則變成
"nag a ram" (去找一頭公羊的麻煩)
註五:
1:05處
"Zerg rush"這個字是來自於經典遊戲"星海爭霸" (StarCraft)
裡頭三大種族的其中之一:蟲族 (Zerg)
有一個經典戰術就是使用大量的異化蟲快速進攻對手
而這時就突顯了玩星海時"手速"的重要性
這個知名的"蟲海"戰術
利用其繁衍速度極快 所需資源又少的特性
可以在初期大量繁殖並給予敵手重創
註六:
01:22處
"GG"是來自於網路遊戲對戰中
落敗的一方表現風度 稱讚對手打得很好時說的話
也就是"Good game."
後漸變成指"完蛋了"、"大勢已去"、"下課了"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