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科幻小說的情節裡都描寫到
都有天機器會開始有自己的思考能力
進而對人類社會造成各式好的或壞的衝擊
但如果有天你發現車上的衛星導航機
竟然能像個人類一樣能跟你對話、互動
當下你會有什麼樣的反應呢?
註解:
註一:
0:16處
這個影片是在紐約布魯克林區 (Brooklyn)拍攝
是紐約五大區中人口最多的一區
而影片中出現的道路都是該區的主要道路
如0:29出現的貝德福大道 (Bedford Avenue)
0:37處
這裡的音效是早期撥接上網時的聲音
那時候56K的網路
印象中下載最多只能到每秒6-7k左右
時光飛逝啊 (不小心洩漏年紀了...)
註三:
0:56處
"Baby on Board"這個字是指
"車內有小嬰兒"的意思
通常都會在車後貼個黃色貼紙
上面寫著"Baby on Board"或是
"Baby in Car" 來提醒後方駕駛
但影片中指涉的"baby"不是小嬰兒
而是"辣妹" (babe)
圖:"Babe on Board" 貼紙 |
註四:
01:00處
"You see? I've told you I'm not buggy."
"buggy"原指那種車身由支架組成的四輪越野車
但這個字在俚語中也可以指"神經病的"
註五:
01:03處
"Did you get lucky last night?"
"get lucky"是"走運"的意思
而影片中特別影射的是"走桃花運"的意思
註六:
01:07處
"If I had knees, they will go weak for your smile."
如果一個人"to go weak at knees"
那就是代表這個人忽然在情緒上受到很大的衝擊
所以讓他"膝蓋一軟"
例如:
"The very thought of her smiling at him makes him go weak at knees."
"他一想到她對他微笑的畫面,就不覺地膝蓋一軟"
註七:
01:14處
"Is this a walk of shame?"
"walk of shame"這個字特別是指
當一個人跟某人上床後直接留在對方家過夜
然後隔天早上"穿著跟昨天一樣的衣服走回家的這段路"
"這段路程"就是"walk of shame"
註八:
01:21處
"I wish I can be a polka dot on your shirt."
"polka dot"是"圓點花紋"
這個設計最早是從19世紀末的英國開始流行
註九:
01:26處
"I can't believe I'm being dissed by a computer."
"to diss"在俚語中的意思是"吐槽"或"嗆"的意思
起源是"disrespect"這個字
註十:
01:41處
"Roll down your window and yell I love dirty hipster."
"hipster"這個字就類似中文的"文青"
是美國次文化中指在穿衣風格、行為模式
價值觀、信仰哲學等面向有特定風格的一群人
他們強調個人獨立思考 (independent thinking) 的能力
且崇尚反傳統文化 (counter-culture)以及藝術
尤其是獨立 (indie) 的音樂或影像作品
而背後的"頹廢主義" (Hipsterism)
其實比較像是一個籠統的生活態度
且跟特定的衣著品味有著很強烈且密切的連結
甚至整個"hipster"的概念在某些程度上
已經被簡化成特定的衣著哲學及風格
hipster們唾棄主流消費者的流行喜好
他們典型的衣著特徵包含
超緊身的褲子、舊舊的球鞋或帆布鞋
以及大大的粗框眼鏡等
且留著前衛的髮型 例如不對襯(asymmetric)的瀏海
或是中性 (androgynous) 的髮型風格
整體搭配常常給人一種隨性且不修邊幅的形象
圖:美國文青 (Hipster) 從2000年到2009的衣著風格進化史 |